【CXO进化营】第四期分享:质量管理之项目知识管理计划
新项目面对技术、管理多项挑战,如何保障项目获取前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人员流动大,项目经验如何传承?组织经验如何沉淀?如何把知识应用到项目管理过程中?知识管理计划能够解决您的疑惑和困难。 9月13日,解放号社区“CXO系列课程”邀请中软国际知识管理专家陈昊老师分享了《质量管理之项目知识管理计划》,从项目中的知识管理出发,介绍了项目知识管理计划的目标、价值及具体开展方式,旨在帮助项目识别能力GAP、提升绩效,减少风险或解决问题,定义用于促进项目学习工作所需采取的必要行动计划,确保项目产生的知识能够完全反馈到组织,为管理层提供知识能够被有效管理的保证。 讲师介绍 ![]() 陈昊,中软国际研发顾问、质量管理专家/中软国际知识管理专家、持续改进专家。 课程目标
课程精华内容摘录 早在20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的雏形就已显现。到今天,知识管理已经不算全新的内容,一些高校也开通了知识管理的课程或单项教学内容。 今年,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发布了第六版的PMBOK,这一版的内容里把项目知识管理作为一个单独的知识域进行了讲解。这也说明知识管理已经成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技能。 知识管理与项目管理一样,具有初期要进行规划,过程中不断渐进、不断刷新、跟进的特性,同时它也是指导项目全流程如何开展的重要方案。 在正式学习知识管理计划之前,我们先理清几个概念: 数据:数据就是我们可以直接看到、获取到的图像、文本等等。 信息:信息就是把现有的采集到的数据赋予一个意义,抽取一些有价值的内容。 知识:把信息提供给人,经过人的解读,信息就能带给你知识。而知识会指导我们如何去行动。 韦氏大词典对知识的解释:“知识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综合”。 沃尔玛的经典案例“啤酒与尿布“的故事(不了解的可自行搜索这个故事),就是一个从数据中提取信息,进而形成知识,指导决策的过程。 知识引导行动,行动创造绩效,知识管理就是要驱动这个循环,让这个循环更高效的运作。 ![]() 以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解释这个过程: 妈妈给宝宝量体温,发现宝宝发烧38度。妈妈的应急知识告诉她,要采用物理降温。做了降温措施之后,妈妈再次量了体温,发现体温反而升到了39度,这就说明行动绩效没有达到预期目的。那么她就要考虑采取别的行动来解决,比如带宝宝去医院。下一次宝宝发烧,妈妈经验就能够告诉她,怎么做是有效的,怎么做是无效的。这就是通过绩效结果来分析,总结成新的知识的过程。 最常见的知识分类是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存在互相转化的过程。 显性→隐性: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叫做内化。比如,看书做题就是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 隐性→隐性: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叫做知识的社会化,或知识的群化。比如,老师给学生讲课,就是老师脑子里的隐性知识,转变成学生脑子里的隐性知识。 隐性→显性:著书立学就是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脑子里知识的变成图像、文字,让其他人可以获取到。这样避免了口口相传的过程中知识和文化的遗失。 显性→显性:由于一些知识是很碎片化的,比如项目进程中不断的总结,形成很多碎片化知识,如果不加以整合,下一个项目学习的时候要阅读大量的文档,所以需要把碎片化的知识整合化,系统化,叫做知识的整合。 ![]() 如果把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比喻为河流的话,那么在项目中知识的流动具有初期内化、群化,中后期外化的特点。 ![]() 项目初期:需要团队每个人都能够熟练掌握项目所需要的知识,才能保障项目的成功。所以成员需要阅读和学习一些项目文档、资料,把经验文档、书本知识变成每个成员都可以执行的执行力,这就是知识的内化和群化的过程。 项目中后期: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会不断产生一些衍生的知识、新的经验,需要把这些知识留下来,总结出来,也就是把隐性的知识外化。 项目结尾:需要把项目相关的知识整合成一整套的系统知识,这也是知识的外化。 当然,这个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项目过程中有需求变更时,也需要重新进行知识内化。 知识管理体系更高的目标是服务于组织的。它具有三个特点:聚焦交付的、面向未来的、有特定的工具和方法。 知识的学习吸收与两个曲线相关:一个是学习曲线,其特点是开始阶段效率低、错误成本高;一个是遗忘曲线,其特点是,刚刚学习到的东西,如果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很快就忘了,需要不断的加深印象,使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 知识管理目标之一就是快速提升让学习曲线变短,缩短遗忘曲线,让知识水平保持在一个记忆点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分为事前学、事中学、事后学几个维度来执行。 事前学——KMPlan(知识管理计划) 事中学——AAR(任务后检视方法) 事后学——项目中学到的碎片知识整合,用于指导今后项目的成功。 KMPlan(项目知识管理计划)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份文档,指导何时开展什么样的项目活动。它定义了一个项目如何管理它的知识,既包括项目所需要的知识,也包括项目中产生的知识。 KMPlan是方法论,指导团队在项目过程中如何开展知识管理活动,是纲领和指导书。 KMPlan由项目知识经理(Kmer)负责,组织整个项目组开发、实施和维护。Kmer可以是兼职的,但一定要有这个人员。 ![]() KMPlan服务于项目:
KMPlan服务于组织:
KMPlan开展的前提是项目的所有成员都了解项目的需求、诉求和基本情况。其涉及的角色包括:项目经理、项目知识管理计划负责人(Kmer)、行动事项责任人、组织成员。 项目经理需要定义团队成员的角色,Kmer负责项目知识管理计划方法的引入。 组织KMPlan会议前,先要解决5个W的问题: Who:什么人来参加?一般要求项目成员都要来参加。 What:参会人员的范围?因为有些项目非常大,不见得每次都要全员参加,所以要提前定义范围。 When:何时进行? Where:在哪里进行? How:即整个的项目知识管理计划。需要引导人即Kmer了解KMPlan的方法及流程。 ![]() KMPlan的第一步,是首先要根据项目成员了解的情况,来做需求识别。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关键所在。 比如:项目关键挑战和风险、新架构/业务/平台/技术引入,项目的交付目标对知识需求是什么? 如何度量某个特性的测试覆盖度是否充分?新员工怎么能高效熟悉标准工作流程? 网关PDU的LLT有什么好的经验?开发人员如何写高效的自验测试脚本? 这里,我们推荐采用看板的方式。参与会议的人每人发1~3张便签纸,写上对于项目最关心的三个问题。为了引导团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可以让团队的成员假设现场坐着一个本领域最权威的专家,想想会问专家什么问题。 把所有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每一个问题类别就是一个知识域。给每个知识域配备一个知识域经理,让其对该领域后续的知识导入导出负起看护的责任。 完成知识域的定义,下一步就是知识的导入了,需要解决这几个问题:知识存在哪里?如何获取?谁来获取?何时获取? 一般我们会指定知识域经理,来协助完成这些问题。需要寻求对外的帮助时,可以由主管,或组织机构协助协调资源。 项目中积累的知识、经验,需要定期导出。知识的导出过程与导入正好是逆向的。需要首先明确:导出的知识存放在哪里?然后是:如何获取?谁来获取?何时获取? 关于何时获取,要明确:是在项目的关键里程碑获取?还是在关键时间获取?还是定期获取? 关于谁来获取:更多的建议这个关键活动的牵头人来负责,也可以指定负责人。 ![]() PMPlan会后,需要对知识管理计划的执行进行跟踪,根据执行情况持续刷新、持续优化: 1. 跟踪各项计划落地情况,重点关注动作效果,如知识导入后相关工作是否能够保证正常开展; 2.根据项目的变化持续刷新知识管理计划,知识管理计划不是在项目之初制定后一成不变的。 1、KMPlan识别到的知识需求的落地行动需要花气力,这属于提前预防的事情,这是一种投资行为。 2、知识管理计划包括获取知识的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建立知识,以及项目结束时输出知识的活动,如果我们希望确保KMplan执行落,必须有责任主体负责日常的跟进。 3、请注意知识管理计划不是企图做一个大而全的能力提升计划,KMPlan不能撒胡椒面,只能识别项目组最关注的、聚焦的top业务挑战。 4、培训不能解决所有知识问题,传统文档管理措施只能解决20%的问题,要融入经验管理思维。 墙裂推荐【CXO进化营】中国软件10强企业专家在线分享的《从技术到管理,如何打造IT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5位知名专家,7节能力提升课,限时免费,精彩不容错过。 报名方式: 1. 扫描如下二维码添加小媛微信(JFHC-1),备注CXO进化营,进入学习群。 解小媛 ![]() |
32
帖子17
回复322
积分课程回放地址:https://m.lizhiweike.com/lecture2/9192982
3
帖子3
回复37
积分My name is Aly and I would like to know if you would have any interest to have your website here at jfh.com promoted as a resource on our blog alychidesign.com ?
We are in the midst of updating our broken link resources to include current and up to date resources for our readers. Our resource links are manually approved allowing us to mark a link as a do-follow link as well
.
If you may be interested please in being included as a resource on our blog, please let me know.
Thanks,
Aly